第70章 有工资吗(第2页)
“你叫李大利,听说是今年的高考状元,愿不愿意读中医药大学。
我可以做主,上学后可以跟着我身边。”
“如果能把科研基地设立在我们村,我也会考虑的。”
“你这个小滑头,先争取把科研基地设立在蓬池县,再争取到你们村,这都是有预谋的啊!”韩组长看着眼前的年轻人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。
“韩组长,您可别这么说嘛。我只是想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能够受益于先进的医学研究而已。而且,这次流行性出血热在我们地区首先被发现,并不是偶然的。”李大利认真地解释道。
在场的众人都是专家组成员,他们在医疗领域各有所长。听到李大利的话,他们也纷纷陷入了沉思。是啊,为什么这种疾病会在这里首先出现呢?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能够迅速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呢?
这些问题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,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。有的人认为可能与当地的环境有关,有的人则猜测是某种特殊的病毒变异导致的。而李大利则静静地听着,他知道,要找到真正的答案,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调查。
“小伙子,你说得对。我们必须抓住问题的核心,找出这次疫情爆发的根源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原理,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。”韩组长拍了拍李大利的肩膀,表示支持和鼓励。
“韩组长啊,将这个科研基地设立在代庄村那可是再合适不过啦!”
李大利兴致勃勃地说道:
“首先呢,咱们村位于中原地区的核心地带,乃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,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村庄哦!
其次嘛,这里曾经发生过出血热病例,这对于研究病毒的源头以及传播途径来说,简直就是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呀!”
正当李大利准备继续阐述的时候,任喷子迫不及待地插话道:
“还有一点很关键,那就是你本身就是村里人,而且对于出血热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呢!”
“哈哈哈,任老说得太对了!”李大利毫不犹豫地对着任群竖起了大拇指,表示赞同。他脸上洋溢着自豪与自信,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期待。
如果能够成功地将科研所设立在代庄村,那么对于李大利来说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!
因为这样一来,他便有可能亲身投入到科研所的研究工作当中去。而凭借着他那独一无二的金手指,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加速疫苗的研发进程,更有望顺理成章地挖到几位顶尖级别的专家前来助力,从而推动他宏伟计划的实施。
至于砖厂供电这件小事嘛,自然也就是顺手为之、不在话下啦!
“关于此事,我们定当审慎思考,待得出结论后再行通知于你。”韩组长言罢,秦英与李大利一行人便离开了会议室,只留下专家组的成员们继续围坐一堂,展开深入的探讨……6
回到病房后,再次与老牛交谈起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老牛的知识储备之深厚令人惊叹不已。
自已即使加上数十年的人生阅历以及对未来的独到见解,才仅仅能够勉力跟上他的思路。以前为何没有察觉到呢?或许只能归咎于老牛过于深藏不露吧。
想必是老牛已经意识到,自已也算得上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了,于是开始彻底觉悟,不再有任何保留。
尽管老牛表面上看似平静,但内心深处却对李大利的见识深感震撼。这哪是什么天才啊,简直就是一个怪物!
许多曾经困扰已久、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,到了他口中,往往只需要寥寥数语就能轻易拨开迷雾,让人恍然大悟。
若非亲眼见证他的成长历程,恐怕真会怀疑他是否来自某个神秘的地方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物。
“你所提到的生物发酵饲料,从原理上来讲确实没有任何问题。
事实上,早在六七十年代,国外的一本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名为《哺乳动物的金字塔营养理论》的文章,该文指出,对于食物的摄取应当全面且精细,数量上则应少量多次。
这与中医所强调的脾胃调和理念非常相似,瘦弱意味着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之间存在矛盾,可以理解为食物难以消化。而肥胖则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,导致营养过剩。
猪作为哺乳动物的一种,其育肥过程就是让它处于营养过剩、脾胃持续失调的状态。然而,生物发酵饲料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研发的。
此刻,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去看看,想知道你们家用了生物发酵饲料喂养的育肥猪究竟情况如何呢?”